100年前,包豪斯学院在德国诞生,今日全球为之欢庆。百年前包豪斯学院的学生们“冒天下之大不韪”,突破传承千百年的古典主义,第一次将艺术与工业化相结合,用功能性来超越了繁复和优雅的桎梏。正是这种超越精神,“包豪斯”的存在使 20世纪整个世界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理念与作品发生了重大变革——它通过降低艺术的生产成本、提高艺术的生产效率,使艺术全面而整体地介入人类现代生活。
在这100年里,“包豪斯”的影响力早已不再局限于德国,它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的代名词,无数风靡全球的建筑师、设计师以及艺术家与它息息相关。今天,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包豪斯的痕迹,包括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国的798艺术区、芝加哥的现代城市发展,甚至当年在以色列建国之时,“包豪斯”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只存在14年,却影响了百年设计
“包豪斯”的存在,
使20世纪整个世界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理念
与作品发生了重大变革
——它通过降低艺术的生产成本、
提高艺术的生产效率,
1919年,建筑师和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了包豪斯学院。“包豪斯”是德语中Bauhaus的音译。其实,在德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是这位创始人的自创——他把德语中已有的一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
由于深受财政和政治的压力,1925年学校从魏玛搬到了新兴的工业城市德绍;1933年,在纳粹压迫下,包豪斯学院又不得不迁往柏林,并很快被迫关闭,包豪斯众多的师生纷纷逃离了德国。“包豪斯”作为一座学院,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却作为一种思想和风格延续了下来,足足影响了这100年来的设计风潮。直到今天,“包豪斯”的理念还在不断影响着全世界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风靡全球的苹果和MUJI,其设计灵感的源头仍可追溯到100年前包豪斯。
在德国,与包豪斯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地方是魏玛、德绍、柏林、耶拿等,这些地方的包豪斯遗迹与建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有名的包豪斯建筑当然是位于魏玛“号角屋”,堪称现代式住宅的原型,也是包豪斯革命性理念首次实现的成果,影响了后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们。而世界上最为经典的包豪斯建筑是建于1925年至1926年的德绍包豪斯学校校舍,它是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校舍包括工作坊、教员和学员宿舍,整个大楼全部用玻璃、钢筋和混凝土建造而成。在二战时期,建筑虽然被毁,但是上世纪70年代还是恢复了原貌,至今你仍能看到灰色墙面、带形窗、留空外墙和巨大玻璃墙面。
有趣的是,对今天中国人尤其是北京人来说,包豪斯也并不遥远。798艺术区作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而当年担任建筑设计、基建的公司,就是是东德德绍市一家深受包豪斯建筑影响的公司。因此,至今能看到798厂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798内最具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佩斯北京”,是园内面积最大的空间建筑之一,在大型锯齿形包豪斯风格厂房的基础上,经著名建筑师理查德·格鲁克曼改造成怀旧与现代性兼而有之的纪念性建筑。另外,建于1953年上海同济大学的文远楼,也是典型的包豪斯建筑,拥有简洁外形,三层不对称错层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业风格建筑布局,内部的每一个空间都被充分利用。
包豪斯成就两座伟大城市
但现今最完整的包豪斯建筑群却并不在德国,
而是存在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
包豪斯运动在德国被纳粹驱逐和流放,却意外成就了另外两座城市,一座是芝加哥,另一座是特拉维夫。芝加哥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1871年整个城市被大火夷为平地之后,这里成为了建筑大师的试验地。1933年,由于纳粹势力的发展,包豪斯学院派的学生和领军人从德国转移到芝加哥,将建筑的现代主义风格发扬光大,也令其成为北美包豪斯重镇。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人物是密斯·凡·德·罗,他是最后一任包豪斯学院院长,在芝加哥生活了30多年,留下大大小小15个作品,可以说是参与并塑造了整个城市建筑风格。比如,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你能找到密斯·凡·德·罗的代表性作品——皇冠礼堂。这座建筑于1956年完成,现在仍在使用中。整个建筑作品看上去很抽象,由两个白色方柱托起巨大的屋顶,里面则按照功能用木质隔墙进行了分区。从外表看,它呈现出冷酷庄重的线条,内核体现了“少即是多”的凡德罗设计宗旨——用最简单质朴的设计传达复杂的内核。
另外,芝加哥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玉米大楼,则是凡德罗的学生、芝加哥人贝特朗·哥德堡的作品。由于外观像两个玉米棒,被旅行者和当地人亲切的称作“玉米大楼”。实际上这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包豪斯作品,大楼下半部分是停车场,中端往上则是居民住宅。玉米大楼位于芝加哥河畔,造型独特又有历史意义,是城中热门的居住公寓,不少艺术家热衷于成为这里的租客。
包豪斯艺术虽然起源于德国,但现今最完整的包豪斯建筑群却并不在德国,而是存在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20世纪初,包豪斯建筑师们在这里留下了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包豪斯建筑群——白城。据统计,在特拉维夫有4000多座国际主义风格建筑,其中“白城”的1500栋建筑保存最为完善,在2003年,白城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肯定它在独创性、美学以及社会性上的成就。
对以色列来说,包豪斯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加参与了那段重要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为了在短时间内接纳更多的犹太移民,特拉维夫需要更简约、更实用、更经济的房屋,而十几名欧洲犹太建筑师则将包豪斯建筑理念带到这里,从1932年至1948年修建了超过4000多栋廉价且具有现代生活功能建筑。如果前往“白城”,一定前往罗斯柴尔德大街16号,当年以色列就是在这里宣布成立,现在此处成为了以色列独立博物馆。
未装饰的表面、狭长的窗户、平屋顶以及便于通风的阳台……这些都是包豪斯建筑的典型元素。不过,特拉维夫的包豪斯建筑与德国的包豪斯并不相同,因此被称为“特拉维夫式的包豪斯”。比如,在德国包豪斯建筑中常见的缎带式的玻璃立面,在这里变成了更小尺寸的窗户,以避免地中海强烈的阳光直射。而这恰恰展现了包豪斯重视功能性的精神,建筑师会根据地域特色适配建筑的特点。
包豪斯风格更多存在于家具以及各种生活物品中。
上世纪初,欧洲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纷纷来到魏玛,在建筑、纺织、陶瓷以及绘画等各个领域,尝试新的材料、造型和色彩以及新型的居住样式和教学方法,包括保罗·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吕欧内·费宁格、马塞尔·布劳耶和玛丽安·布兰德等艺术家。
在一般人眼里,包豪斯似乎是很遥远的艺术形式,殊不知它就存在于你身边的生活里。除了建筑、绘画,包豪斯风格更多存在于家具以及各种生活物品中。如果你走进魏玛包豪斯学院校长的办公室——至今那里还保留了100年前的陈设,柠檬色的沙发椅、桌上的白色玻璃台灯、玻璃茶几——你会感叹,这不就是当下最摩登的简约风的家具吗?
没错,桌上的那盏台灯是Jucker和Wagenfeld的设计,分不同型号,并作为 “包豪斯台灯”广为人知,至今你在网络上还能找到其复刻版。这款台灯作为包豪斯工作坊中第一件进入校长办公桌的设计品,并成为新的符号,也是在这段时期,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开始被等同为“包豪斯风格”。
再比如,今天几乎每个办公室或者会议室都随处可见的“钢管椅”,你大概想象不到它的原型诞生于1925,名为“瓦西里椅”,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皮革椅。它的设计者是匈牙利人马赛尔·布劳耶,也是包豪斯学院的第一期学生。据说,他是自行车爱好者,认为自行车是现代设计的典范,于是从自行车弯曲的新型钢管车中获得灵感,设计了“瓦西里椅”——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包豪斯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因为他当时第一次在布鲁尔的工作室看到这件作品,就对它赞赏有加。马赛尔·布劳耶设计的这把“最不艺术、最理性、最不舒适、最机械”的椅子,本以为会遭到抨击结果反倒受到热烈追捧。有趣的是,上世纪30年代,包豪斯家具传到在中国上海,成为摩登风潮,张爱玲公寓里的家具就是典型的包豪斯风,而阮玲玉主演的电影《新女性》,女主角家里也配备了很多包豪斯风格的镀铬钢管家具。
包豪斯学院著名的女教师玛丽安·布兰德则设计出著名的包豪斯风格茶壶,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精髓。她1923年进入包豪斯学院,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教师之一。这款独特设计的茶壶以几何形式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其半球形的主体以横木为中心,顶部有一个扁平的圆形盖子。这个茶壶只有三英寸高,比茶杯稍大一点,它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浓缩的茶精,然后可以用热水稀释到所需的强度。2007年这个茶壶的原型在苏富比拍出了包豪斯作品的最高价格。
筹备了4年的魏玛包豪斯博物馆刚刚开馆,在那里你可以通过通过原品、气氛安装、互动式环境和丰富的讲解,了解包豪斯诞生背景、发展及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你还能看到各个时期最重要的包豪斯收藏品——包括玛丽安·布兰德的茶壶、马赛尔·布劳耶的椅子、保罗·克利和利奥尼·费宁格的画作、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家具等在内的近1000件包豪斯经典作品。
“真正的包豪斯风格是实验的、多样的、跨界的,
1919年,包豪斯学院带来了的那场新美学运动,
经过了100年的时光,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