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冬的?

古人是怎么过冬的?
火笼是古人的一件取暖神器。

甲骨文“冬”是个象形字,指的是绳子的两端,用“点”或“圈”标识,像用结节表示线端已尽,意思是“终”,实际上是“终”的本源字。《说文解字》上说冬是:“四时尽也。”古人借“终”为“冬”,比喻年岁走完了一个轮回,为时间打一个漂亮的结。

小篆则是在金文的下半部加了个“仌(冰)”字,这样进一步加重了冬天寒冷的意思。

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各自的冬季都是当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对于北半球冬季而言,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古代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古人称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所说:“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现代气象学认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首日,就是进入冬季的日子。

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度过寒冬的呢?

其实,古人很会发明创造。地炉就是古人冬天取暖的得力设施。修建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北宋欧阳修在湖北夷陵时,因为新修了地炉,冬天不再受寒冻之苦,高兴地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庆祝:“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北方民间发明的土炕更是低调简朴的取暖设施。

火笼则是古人的一件取暖神器。火笼很可能是由熏笼演变而来。早在先秦两汉时,人们用竹篾编制网罩,其下置炉,用以熏香被褥。南北朝时期继而出现了竹火笼,南朝谢朓在《咏竹火笼诗》中说:“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南朝阴铿有一《秋闺怨诗》:“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竹火笼不仅继承了熏笼熏香被褥的功能,还可以暖手暖脚。

古人冬天都穿什么呢?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唐代开始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古代最早的棉裤都是开裆的,叫“袴”;汉代才开始提倡穿合裆裤“裈”……在汉代,袍已特别为女性所喜爱。在1972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辛追身上穿裹了20层衣物,春夏秋冬衣服全了,其中便有绵袍11件、夹袍1件。

在寒冷的冬天,古人居然还能很奢侈地品尝到非时令的果菜。《汉书·召信臣传》:“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菇,覆以屋庞,昼夜燃温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专门给皇家种蔬菜的太官园,为了能让皇帝吃到反季节蔬菜,自制温室,生火升温,当达到适宜的温度时,蔬菜便开始生长了。南北朝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于屋下掘作深荫坑”“坑内近地,凿壁为孔”,葡萄储藏可达到“经冬不异”的效果。

古人把严寒的冬天过得极有情趣。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我国民间一般将冬至叫作“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隔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数九习俗在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元代形成了一种颇为风雅的画九九消寒图。另外,文字型图最为小学生喜欢,把“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或“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九个字写下来,然后再用白纸蒙上,影写成空心字。九个字的繁体笔画每字九笔,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是严冬过去,春暖花开之时。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