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器放在海底,不需要空调、靠潮汐发电,还不用人去维护,这是微软给数据中心开的脑洞。
这个点子不仅想得够“科幻”,而且他们已经在动手想把这变成现实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微软在最近完成的第一次试验中,把服务器塞进直径两米多(8 英尺)的圆柱体钢铁“胶囊”里,然后放到 10 米深的海水中运行了整整 105 天。
这个“胶囊”里安装了100 多个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能监测水压、“舱”内湿度、位移等数据,供微软的研究人员了解水下环境中服务器的运行情况。
研究员们本来还在担心硬件故障或漏水等问题,但最终,这个“胶囊”一切顺利。不仅让试验时间大大延长,还完成了微软自家商业云服务 Azure 的几个数据处理任务。效果远超预期。
这给了微软信心,一个比现在原型机大三倍的“海底数据中心系统”也已开始设计,预计明年下水。《纽约时报》称新的系统将配上发电机,利用潮汐能或者涡轮机给数据中心供电,但具体的技术细节目前还没确定。
可以预见,如果海底数据中心最终能投入实用,将大大降低微软云服务的运营成本。目前微软在全球各地运营着 100 多个数据中心,花了150 亿美元,其中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即便是目前这个没有配备发电机组的试验“胶囊”,也能为微软省掉一大笔“空调费”。
根据数据中心设计、研发公司 EYP 的报告,通常一个数据中心消耗的能源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用来降温的。而微软这次试验的“胶囊”里充入了压缩氮气,能把热量有效地散入冰冷的海水中,根本不需要空调降温。
此外,微软还预计,未来的海底数据中心“胶囊”要是能量产的话,搭建时间将缩短到 90 天。要知道,目前在陆地上建个数据中心还需要两年呢。这也将为微软节约成本。
当然,在海底建数据中心最大的问题是:它不能出问题。
要是“胶囊”里的服务器出了故障,一时半会肯定解决不了,那对互联网服务来说就是个灾难。因此微软目前正在研究如何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希望能让它不出故障地运行 5 年以上。
微软这项工程的负责人诺曼·惠特克(Norman A. Whitaker)表示,即便海底数据中心离现实还很远,但这个“脑洞”工程能带来各种突破性的副产品。无需人工维护便能稳定运行的服务器可能就是一例,如果研发成功,必将大大改变服务器的形态、构造。
也的确,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试试总没错。
题图来自:GuildWars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