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信息战背后:隐私能卖钱吗?

“了解你的顾客”,曾经意味着街口的裁缝知道每家太太喜欢的布料,杂货铺掌柜送给来买东西的小姑娘一颗她最爱的话梅糖。

现在,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物理界限,人们在互联网上寻找自己的舒适地带,邂逅心仪的商品。在消费行为中,人变成了一个个有迹可循的数据点。泰戈尔曾在《飞鸟集》中写道“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是我已经飞过”,而在未来,很难有不留痕迹的翅膀,手机和支付系统等的传感器和信息采集器,会记录人们消费行为的蛛丝马迹。

人们从物理世界继承下的思维惯性,使其担心自己的隐私安全,但是数据科学有其自己的逻辑。国双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祁国晟,在该公司上月末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对腾讯财经表示,数据的收集可以完全不涉及用户隐私,比如用户的邮件电话在数据收集端只是一串数字代码,我们只要知道这串数字买过什么东西,又买了什么东西,就可以做出很好的商业判断,而不需要知道数字背后姓什名谁。

数据对于商家来说,不再是如虎添翼的工具,而是决定成败的核心。位于纽约的KraneShares基金重仓中国电商类股票,其首席投资官Brendan Ahern对腾讯财经表示,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数据分析对各个商家的成败都至关重要。

收集信息,并且通过数据处理将其制作成产品卖给商家,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产业。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调查,2014年互联网广告行业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这个数据随着线下到线上的进一步迁移,而快速增长。商家在传统媒介上进行数据采集也越来越广泛,两者相加,构成了更加完整的消费者画像。

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在北美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其价值已经得到证明,而中国依托巨大消费者市场,在该领域也取得很快的进步。祁国晟对腾讯财经表示,当市场逐渐成熟,企业成熟,而经济发展的节奏在相对平缓的阶段,那么数据的角色就更加重要。

资本市场对该领域公司也颇为青睐,消费者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是国双科技的重要业务,这家大数据公司在美发行价为13美元,路演阶段即得到超过10倍认购,首日开盘15.25美元,交易一周后平稳涨至16.71美元,涨幅接近30%。

零售业厮杀即信息战争

“零售业的各个环节都变成了信息的战争”,前跨境物流公司Border Free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eSimone对腾讯财经表示。

信息战争包括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转化成业绩这两个部分。在收集信息方面,传统行业互联网巨头,依靠巨大用户数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后起之秀数据专业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也屹立行业之林。

美国数据服务企业Salesforce在第三方服务行业拥有巨大版图,日前该公司被传有意收购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其原因之一即拿下数据源头这一入海口。而据祁国晟介绍,百度等都对该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也显示出上述两类公司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方面,第三方服务公司有明显的优势。在美国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将数据分析等类似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非常常见。而在中国,由于商业文化等原因,第三方公司曾经苦于得不到雇主的信任。

这也在发生改变。祁国晟对腾讯财经表示,虽然中国企业用内部团队的意愿更强,但是多年下来的教训证明,术业有专攻,大企业没有技术优势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小企业的任何一项技术突破和专利申请,都是成为其护城河,并通过这些优势不断证明自己给企业带来的运营优势,中美同类公司逐渐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资本市场也敏锐的观察到了大数据带来的巨大投资回报,该类公司股价水涨船高。

新隐私时代:隐私能卖钱吗?

大数据公司总想对消费者信息挖地三尺,但是也一再强调自己并不知道用户的真实姓名。

他们的角色的确略显尴尬:一方面,他们对客户表现自己强大的用户数据库,以及其用户画像的详尽程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小心翼翼,让人消费者不至于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美国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被称为网民的第一张网络身份证,而该公司在出售广告位时,不断重申自己对用户隐私奉若神灵。

保护用户隐私涉及商业、技术和监管等几方面考量。商业方面,在包括零售业在内的相关行业,除非对隐私的加强可以带来盈利的提升,否则没有哪个公司有动力花大价钱在隐私的保护。科技咨询公司Gartner的Carsten Casper曾表示,隐私归根到底也是一笔精确的经济账。

技术层面,仍有工程师和学者孜孜不倦的寻找保护隐私的新技术,而政府层面则从未放松过对该领域的警惕。据悉,“棱镜门”事件后,信息安全专家成了白宫的座上宾。

而用户本身,则出现了多极化的不同反应。有人认为隐私安全极其重要,定期更换自己各个网络账户的密码,为移动端和网页端设置反“追踪”插件,也有人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数据,他们的逻辑是,“我也没有什么值得获取的信息价值”。

大多数人则是游走在这两个极端态度之间的百姓。康奈尔大学的数字传播专家Stephen Wicker表示,数据安全是一张很好打的营销牌。就算用户对信息安全不明就里,但是当某家公司表现得非常注重数据安全时,一般用户也会本能的更加青睐。

 

来源:腾讯财经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