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BO)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临床上以发热及出血为特征,由令医学界闻之色变而又无可奈何的致命杀手——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
1976年,扎伊尔北部“埃博拉”河沿岸 55个村庄遭到不知名的陌生病毒“袭击”,致死率极高,同年,从这个村庄的一例病人体内首次分离出埃博拉病毒,因此而命名。
埃博拉病毒通常感染猴子及其它动物,然而现在它的确已经向人类发起攻击,至今没有人知道这种病毒原生何处以及人类又是怎样染上它的。人们只知道它可通过人体血液、唾液、汗水及其它分泌物接触传染。由埃博拉病毒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疾病尚束手无策,既无有效药物也无正确疗法。埃博拉病毒发作迅速,它一旦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就会将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迅速击垮,免疫系统根本来不及招架。此病的潜伏期约为3周,发病后3天内突发高热严重头痛及肌肉疼痛,常伴有腹泻;之后皮肤出现紫肿和水疱;一般到第6天时,病人开始体内出血,内脏器官功能衰竭,发病9天前后死亡。死亡率达到90%左右。
埃博拉病毒形态:埃博拉病毒外观呈线状。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等抵抗力,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对多种化学试剂(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福尔马林等)敏感。灵长类动物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EBO的传染性很强,在医院接受注射以及与病人的密切接触,都是本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接触猴类或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或其它体液也会导致感染,还可能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而感染,也曾发现有经空气传播的。而其它因素如暴露的食物和水、医院建筑、家养和野生动物以及旅游,一般都不会传播。
目前对EBO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果在早期对症治疗,输液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也会出现可挽救的部分病例。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美国马里兰州Bethesda国家免疫和感染病协会的Gary J. Nabel博士和Fort Detrick美国军事医学研究院感染病部门的同事们已经发现了一种以腺病毒为基础的疫苗,虽然在cynomolgus恒河猴实验中数量较少,但是可以诱导快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当他们使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编码腺病毒免疫动物时,所有动物均于一个月后战胜了病毒。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